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请根据下列描述确定这是哪座城市
①见证了近代列强第一次侵华战争的结束
②《天津条约》将其开放为通商口岸
③中国近代一种新的政治体制从这里开始
[?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南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不割我土地”才是本题的题眼,必须知道“不割我土地”的确是《辛丑条约》的一个显著特征,《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文中“议约”只能是指《辛丑条约》,“疾愚暴之无知”当然是指反帝的义和团运动。所以本题答案是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另外,这不过是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通过近代报刊的舆论导向反映政治内容的变化。主要大意是由原先的支持清廷变成支持共和,要求清帝退位。结合时间,根据史实,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记载了下面一段文字,他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9世纪40~60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19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初期至1919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持续的时间不长”符合甲午中日战争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白银两亿两符合材料信息“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符合材料信息“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故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ABD项均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7年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