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这样一则祠规:“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这一祠规主要说明
A.祠堂文化大为盛行
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影响深远
D.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把家规比作国典,突出了家规的重要性,所以B项正确;A、C两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但并不是材料的主要观点,题干要求为主要说明,所以排除;由"其事殊,其理一也"可知,D项"形似神异"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②特征:皇权高度集中。
(2)①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②解决措施: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6分)制度建设既要借鉴,也要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6分),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2分)。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3)1911年在中国建立的“仿制品”指什么(2分)?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材料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党制或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等等,“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
-------摘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43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借鉴苏联的基础上有何创新(2分)?有何意义(2分)?
(5)结合上述的制度借鉴和创新,可以得出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4分)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分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
意义:联邦共和政体的创立,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分)
(3)仿制品:辛亥革命,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的建立)。(2 分)理解: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而中国辛亥革命成果落到北洋军阀手中,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断。(2分)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中国人需要进行民主思想的启蒙和近代文化的洗礼。(2分)
(4)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分)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2分)
(5)启示:制度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2分)
本题解析:(1)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分析材料中“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表述以及美国政体的特点可以得出,美国共和政体吸收的传统是指代议制传统。(3)依据相关史实回答。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仿照美国体制的三权分立的体制,美国的这种体制并非体制本身有缺陷,而是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长期的专制主义传统和与之相适应的传统思想,缺乏启蒙教育,这一切使得 近代西方政体在中国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4)此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5)从中国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可以看出来,制度建设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答案为A。BCD项均与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9年7月11日,上海合作组织就乌鲁木齐发生的打砸抢烧的“7·5”事件发表卢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我国很早就对这一地区实行了有效行政管理。我国对新疆地区最早实行有效行政管辖的是?
A.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B.汉明帝时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C.1762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辖区
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话域都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