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与德国法西斯相比,日本法西斯的突出特点是
A.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B.法西斯以政党的形式出现
C.不断制造恐怖事件
D.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在德国,法西斯以政党的组织出现,有严密的组织;而在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代表是其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即军部,这是德日法西斯最明显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国历史上曾有两人进行总统竞选,他们根据时局分别创作了竞选歌曲《兄弟,你能拿出一毛钱吗》和《快乐的日子又回来了》。与该情景发生的世界背景相同的历史事件是
[? ]
A、法国大革命爆发
B、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C、巴黎和会召开
D、德国纳粹体制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回答问题:
①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8分)
②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6分)
③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新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6分)
参考答案:
①宣扬的观点: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战争揭露人类的高尚品德。(4分)歌颂与美化战争,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4分)
②反驳:战争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战争中。战争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6分)
③立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化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6分)
本题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注意材料的出处“德军参谋总长毛奇”,由此可知其意图是歌颂战争的,观点则可从材料中找到。第(2)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到战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反驳必须提出有力的证据,抓住“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组织答案。第(3)问,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结合我国的情况来答,围绕“和平面临挑战”的因素作答,包括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及宗教矛盾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B.灭亡法国
C.进攻波兰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要理解“慕尼黑协定的扩大”的含义。慕尼黑协定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而“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就是德国要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