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央电视台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 ]
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李四光地质力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
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
D.牛顿真实地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主要表达了牛顿晚年对宗教的研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者,晚年对宗教的研究并没有否定自然科学,只是对自然科学诸多问题的困惑,也即受时代的局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罗素说:“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17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17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 ]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针对“地圆学说”,康熙时钦天监丞杨光先说:“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大圆球矣。……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 ]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经典力学理论
D.生物进化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
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2分)
(2)①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封建经济繁荣;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加强。(4分)
②a、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b、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严重地限制了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c明清统治者实行严格的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制约了科技的进步;
d、当西方资本主义正在兴起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直接阻碍了中国跟外界的科技文化交流,失去了学习别人提高自己的良好机会。(6分,任答3点)
而此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确立(启蒙运动),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2分)
本题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阅读、处理表格信息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二抓住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时间段,是在公元1600年前后,即处于明朝中后期,由此可得出在1500年之前中国科技领先世界,之后逐渐落后于世界。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调用已学知识分析归纳的能力,应结合中外科技发展的表现,归纳概括出现变化和转折的原因,解题时一方面需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分析归纳即可,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分为两个时期分析,即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明朝中后期以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