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生称教员为“大人”。教员们不从事研究,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
? 材料二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世界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末怎样的社会状况?针对此状况,蔡元培在北大担任校长时,提出了怎样的办校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在文学创作上“新”在哪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阶层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由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转变到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主要原因是(?)
A.无产阶级的壮大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民主与科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C.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大力倡导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了幻想
3、判断题 中国某一时期的刊物频繁地出现“曙光”“新社会”“进步青年”“救国”“自由”“平民教育”等词汇。这些刊物最有可能出现于
[? ]
A.维新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判断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C.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5、选择题 《左传》提出民为“神之主”,孟子“民贵君轻”思想以及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
A.民主思想
B.儒家“仁政”思想
C.民本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