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其中最具有社会
主义性质的是
A.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
B.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接管银行、铁路,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D.组建红军,签订《布勒斯特和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40年,苏联生产了1830万吨钢,即等于1913年的4.5倍;16600万吨煤,即等于1913年的5.5倍;3100万吨石油,即等于1913年的3.5倍等。以上材料反映出苏联
①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
③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④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化得到迅速的发展,这必然为战胜法西斯做出贡献,因此①②都是正确的。苏联的工业化是建立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的手段。因此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
点评:对于斯大林体制,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作用,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搞经济建设,另一个方面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也造成了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
B.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C.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历史概念的能力。“1922年春”,有了幸福感,这与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中取消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的粮食税有关,选C。A、B、D时间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
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全集33卷
材料二?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杰拉尔德·W·约翰逊在《罗斯福:独裁者还是民主主义者?》一书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也正是他最深切的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他是一位外科医师,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舍伍德著:《罗斯福与霍普金斯》,P 113~114
材料三 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他承诺,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内公布新的刺激经济增长方案。

——中国财经信息网 2009-4-11 07:59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苏俄和美国分别遇到怎样的困难?(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针对困难,两国分别采取什么政策?根本出发点有何不同?(4分)
(3)据你对当今世界的知识,分析材料三图中人物为应对危机突出采用了什么手段?你对此有何评价?(4分)
参考答案:
(1)困难:苏俄: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美国 1929年经济危机
(2)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
出发点:苏俄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美国 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3)手段:加强对国家经济干预。评价:有利于经济恢复,缓和社会矛盾。但不能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根除危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控制农业、榨取农业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服务”,材料论述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B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C赫鲁晓夫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企业的自主权,这三项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