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进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纸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对19世纪初的“交通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有
[? ]
A.牛顿、爱迪生、法拉第
B.瓦特、富尔顿、史蒂芬孙
C.牛顿、富尔顿、法拉第
D.瓦特、史蒂芬孙、法拉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李约瑟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曾在多种场合说过,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探讨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中国在15世纪前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然而,欧洲在16世纪以后诞生出了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的现代科学,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科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五十讲》
小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世纪前后西欧与中国相比在人均GDP水平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4—18世纪西欧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小题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19、20世纪的中期人均GDP水平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警示作用?(4分)
小题4:纵观14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发展史,对今天中国“和平崛起”的探索有何借鉴意义?(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4世纪前后,西欧人均GDP水平开始超过中国,此后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中国人均GDP水平长时期处于停滞状态。
小题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有利于冲破封建束缚,为西欧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荷兰等国的确立;科技备受重视,取得较快发展,并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任答3点即可)
小题3:原因:19世纪中期主要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20世纪中期主要是在探索社会建设道路上“左”倾错误的发展(2分)
警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保证民族政治经济的独立;经济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国情,尽量避免出现各种错误。(2分)
小题4:要加强国家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重视近代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不断调整完善自身社会制度;不断促进思想解放等。(任答3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4世纪以来中欧之间经济发展史。第(1)问只要结合图表,注意分析比较中欧不同的变化趋势;第(2)问从材料中可得出科技推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第(3)问注意从时间入手分析原因,从原因切入得警示。
第(4)问结合“和平崛起”的条件限制,从经济发展的原因中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天工开物》记载:“凡工匠结花本者,心计最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算计分寸秒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之上,即结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盖绫绢以浮经而现花,纱罗以纠纬而现花。绫绢一梭一提,纱罗来梭提,往梭不提。天孙机杼,人巧备矣。”这段材料说明明代手工业( )
A.分工细,花钱多
B.采用机器生产
C.出现雇佣关系
D.生产水平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明代学者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详细描述云锦织造,并且以“天孙机杼,人巧备矣”来赞叹其心思的精巧缜密,可见明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高,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云锦织造花钱多,故A项错误;没有采用机器生产,仍然是花楼机手工劳动,故B项错误;材料中也没有反映出现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③蒸汽机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