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损
C.当时欧洲封建主义力量强大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华盛顿血战七年,赢得美国独立,被美国民众尊为国父。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华盛顿为独立而争,先生为三民主义而斗,四十年如一日,几死者十余次,其精神
、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卢绍稷《东西两国父》
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列宁选集》1972版第三卷
材料三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
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四?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
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
印度衰弱
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华盛顿和拿破仑有什么共同举措?(6分)
(3)材料三、四中孙中山、甘地从事斗争的手段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选择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6分)
(4)华盛顿和甘地领导的斗争有什么共性?从手段和结果分析其差异性。(6分)
参考答案:(1)因为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坚持民族民主革命,领导人民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本国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4分)
(2)建立独裁: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举措:华盛顿支持制定1787《宪法》,拿破仑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6分)
(3)都主张非暴力或和平的合法斗争,两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都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6分)
(4)都是各自国家的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都领导旨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他们领导斗争的手段不一样,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而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不一样,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直接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有直接赢得印度独立。(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认为孙中山与美国华盛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应当被尊为“国父”。最主要的理由应该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著名领袖
B.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
C.都领导国家走向富强
D.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为比较型选择题,它把孙中山和华盛顿相比,旨在考查考生求同思维。此题A、B、D都属于两人共同之处,C孙中山不具备,因为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走向富强。此题解题关键是对“国父”的更新,顾名思义,“国父”应该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建立者、缔造者,华盛顿成立了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而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两人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故B为最主要的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里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是指( ? )
A.法国为意大利统一作出的牺牲
B.法国对意大利的征服冲击了当地的封建制度
C.泛指拿破仑对外战争造成的损失
D.对意大利的征服战争,
导致法国国内政局的动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我确信,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相信,按照我的选择并经慎重考虑,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这是我引以为慰的。
——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二?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这句话的含义?华盛顿提出退休要求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6分)
(2)根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三的观点。(6分)
(3)华盛顿、克伦威尔人生轨迹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参考答案:(1)含义:美国有良好的民主制度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统一。(2分)着眼点:防止因个人威望走向独裁,保证民主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2分)贡献:使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成为惯例。(2分)
(2) 材料二:就任护国主,多次解散议会;远征爱尔兰、征服苏格兰;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3分)
材料三: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3分)
(3)社会环境和民众的需要对个人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顺应历史潮流是发挥个人作用的必然选择。(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了美国和英国政治文明的知识点。(1)材料一是华盛顿的《告别辞》,可以知道是华盛顿卸职的说明信息,华盛顿说是“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其原因主要是美国有良好的民主制度保障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着眼点要求的是这个做法的目的,根据所学可知目的是防止因个人威望走向独裁,保证民主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根据美国的政治制度,可知其贡献是使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成为惯例。(2)首先应该概括出其观点是什么,材料二的观点认为克伦威尔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论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材料三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论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3)首先应该从整体的角度,依据材料把华盛顿和克伦威尔进行对比,不难得出相关的认识。本题难度整体不大,主要考查了美国和英国政治制度的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