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瞿秋白的认识基本与苏俄当时的形势相符,1920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希望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对社会生产带来严重的灾害,故选A。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确立的;CD项材料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后初期的苏联,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主要有? (? )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显露弊端?②肃反扩大化?③个人崇拜更加严重?④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批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肃反扩大化并非战后初期,而是二战前的事情,所以②的时间不对。可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苏联在1925年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到1937年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欧美资金和技术的引入
D.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
[? ]
A.两个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B.两个政策实施都为经济建设募集粮食
C.两个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两个政策实施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