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局部)。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将士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B.国共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燃成燎原之势
C.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斗争
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片中阴影部分标注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情况,从图示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地点在江西的瑞金,其他革命根据地也在蓬勃的发展,故选B。A项错误,北伐战争在1927年就结束了,随后中共进行了土地革命,建立了革命根据地;C项错误长征后,中央已经撤出瑞金中央苏区;D项错误,解放战争是1946年开始的,是从北向南进行的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表现在(?)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
C.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D.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其中明确规定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行为,实现了帝国主义“以华制华“的目的,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均发生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
点评:八国联军侵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清政府被迫与西方11国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产生最重要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其二,它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这成为此后中国革命必须面对的现实国情。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的时代意义在于(? )
A.团结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B.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C.有利于统一战线巩固和全民族抗战
D.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奥运三问”的梦想;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手擎国旗步入会场,美国媒体报道:刘长春,中国4亿人的唯一代表;1956年奥运会,针对某些人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第16届奥运会说“不”;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对上述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奥运三问”提出的背景是辛亥革命,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②中国人从提出梦想到最终实现梦想,整整用了100年
③刘长春身着“上白下黑”运动短装,这象征着已经沦陷的“白山黑水”
④奥运会的历史告诉我们,体育运动就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形式
⑤百年奥运梦想的实现是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的结果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中时间是在1908年,辛亥革命尚未爆发,不能作为背景;④的说法明显错误,体育运动不应与政治斗争挂钩。其他三项说法与其时代背景较符合,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指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生罢课爱国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实行罢课。”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B.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 指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可知所述事件应为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背景为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