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3年7月1日,上海《时报》刊登了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在学生崇拜的人物中,崇拜孔子有157人,孟子6工人,孙中山17人,其他还有康有为、梁启超、华盛顿、卢梭等。
材料二?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l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 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从材料一看,当时中小学生主要崇尚的是哪种思想?结合时代背景简要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调查结果中孙中山仅次于孔孟,位居第三,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3)材料三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2分)
(4)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4分)
2、判断题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城市为目标。这表明
[? ]
A.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兵力不足
B.党对敌我形势估计错误
C.党尚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D.党在城市拥有强大革命力量
3、判断题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但此后专制政权又相继建立。可为这一历史现象提供较合理解释的是
[? ]
A.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
B.民国初年,“政党群兴,党争随起”
C.民国元年,政党政治、议会政治高唱入云,党团林立,五彩缤纷
D.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
4、判断题 某班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从档案搜寻到一份对它们的研究课题很有价值的资料,这是一张1925年广州出版的《商报》。上载:“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老妪妇孺喜而挤观……东江人民父老,谓民国以来,仅此次所见,乃是真正革命军,真正为国保民之革命军”。他们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 ]
A、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B、北伐军胜利进军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红军的战略转移
5、判断题 19世纪后半期列强妄图把新疆地区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的主要手段是?
[? ]
A.直接建立哲得沙尔国
B.扶植阿古柏建立独立政权
C.通过战争打败清朝队
D.迫使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