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朝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嫁之人”。他的这一做法?
[? ]
A.表明统治者重视农工商业的发展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表明封建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历史学家武建国先生指出:“均田制的最后废弛,不复再现,并非完全是由于国家无田可授,其真谛,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这一分析旨在说明
A.“两税法”的实施是“均田制”实施的必然结果
B.“均田制”的瓦解是“两税法”实施的必然结果
C.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均田制”瓦解的主因
D.庶族地主势力壮大是导致“两税法”实施的主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乃是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土地私有制的日益发展和深化。”可见C正确;封建经济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均田制难以维持,与之相关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也无法实施,因此唐朝后来改为实施两税法,ABD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09年天津文综)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参考答案:Dw
本题解析: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逐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做本题时要细心读懂图片。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晚清时的《申报》评论说:“厘卡之多,犹不止倍于税关之数,其司事巡丁之可畏,亦不止倍于税关之吏役。”这种现象明显不利于
[? ]
A.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B.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
C.民族工业品的市场竞争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古代一整套赋税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西周贡赋的征收
B.西汉编户制度的施行
C.隋唐租庸调制的推行
D.明朝一条鞭法的推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一整套赋税制度的内涵,应包括人口税、土地税、更赋、徭役和兵役等,西周时实行井田制,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受田者只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赋税制度,在西汉,实行编户制度,编户齐民要交纳田租、人口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甚至还要服杂役,由此得出,古代的一整套的赋税制度形成于西汉,而C项和D项是赋税制度的发展,故排除A、C、D三个选项,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