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2、判断题 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的形势,《苦笑录》描述说:“那真是一个谜了,不过那谜也露了一些曙光,廿六年三月间,(国民党)中央召集一个全体会议,通过一 个‘根绝赤祸案’,虽然该案开始批评共产党一顿,但……确是容许共产党活动的”。下列对文中“露了一些曙光”正确理解的是 (?)
A.联共抗日的曙光
B.承认共产党合法活动
C.国共和平共处的曙光
D.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3、判断题 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4、判断题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5、判断题 “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中共党史·第一卷》)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甲午战争的刺激
B.戊戌变法的促进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北伐战争的胜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