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被彻底镇压?
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④列强侵华策略发生明显改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抗战形势示意图反映抗战以来,中国人民取得的最大胜利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先要识读并判断出四幅图分别是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抗日战争能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向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大力支援
C.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D.国共合作与全民族团结抗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有利于团结全民族的力量一致对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说过:“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A.把反对西方列强入侵作为主要斗争内容
B.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
C.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
D.与日本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A不对,太平天国主要反对清政府;C不对,与题干意思相反;D不对,不符合史实。因此B符合题意。
点评:高考历史选择题日益突出“新材料、新情景”的倾向,如何巧答材料型历史选择题,除了用常规的直接选择法、排除法之外,解答材料型选择题时尤其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把握,切记粗枝大叶凭感觉、不作对比分析混乱选择。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造成这种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B 国共两党由内战转向合作抗日
C 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 日军大举侵华首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于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因此,中共军队从江南转到华北地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