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热战”。
材料二: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
材料三: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
请回答:
(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材料一中的三次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区别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6分)
(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2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是否诉诸战争。(2分)海湾战争等三次战争均为局部战争,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世界性大战。(2分)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因素,正如材料二中所说的要保持美国牢固的领导地位。(6分)
(2)说明在两极格局解体后,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2分)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考查,结合所学分析就可;第二小问在分析海湾战争性质时,注意结合材料中“第三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大规模的热战”的观点,指出其双重性。
(2)第一小问可结合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出现的局部动荡原因进行回答,在两极格局解体后,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第二小问可结合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的总体形势回答即可,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
A.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B.第三世界崛起
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建设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的挫折,在全世界并没有全面失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认为,“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将能获得和平与繁荣,即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削弱共产党,有助于多边的世界贸易以及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这说明
A.美国将维护世界和平视为己任
B.美国战后援助欧洲旨在遏制共产党苏联
C.制定经济计划成为美国战后恢复经济的重要手段
D.美国战后政策以资本主义各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推出的“一个受华盛顿密切监视的、统一的援助计划”指的是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二战后美国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幌子,企图称霸世界,A项错误;制定经济计划是为了援助西欧国家复兴经济,C项不对;美国战后政策的制定是以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D项也可排除;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五大力量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欧洲、等都是世界上几个重要的政治或经济实体,材料点出了这几个重要力量的特点。这说明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趋势的方向发展。分析选项,A,B,C三项表述均有误,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