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大屠杀
D.淮海战役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时间限定“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民国建立是在1912年,因此这一天是指1949年4月23日,A不对,清政府统治结束是在1912年;C不对,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周的南京大屠杀; D不对,淮海战役是在1949年1月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23日,解放军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大陆的覆灭,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关图10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图10 义和团在破坏铁路和电线
[? ]
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
A.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B.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C.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D.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陈毅《吟反攻形势》中写道:“……江汉飞传刘邓捷,中原重见李郑回,陈谢挥戈下宛洛,聂杨立马薄燕台。关陕伐孤张天网,辽吉猎虎布火雷。……”对上述诗句解释正确的是
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取得胜利 ②华北解放军包围了北平敌军
③陈、谢大军挺进豫陕鄂边地区 ④东北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战役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放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总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对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