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小题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指的是保护农业和手工业,限制商业的发展。
小题2: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了宋代城市周边小镇的繁华景象。
小题3: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小题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开始了。
小题5:工业革命后“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小题6: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举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小题7: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是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苛捐杂税。
小题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是导致1959~1961年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小题9:向明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小题10: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A
小题6:A
小题7:B
小题8:A
小题9:B
小题10: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出现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天朝上邦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清
D.中国国力强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朝天朝上国的理解。出现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明朝的“鱼鳞图册”
[? ]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在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物产,……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然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材料可容易排除B、D两项,这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材料中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优越的条件,但没有开拓国外市场,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