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
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对联是中华 民族的艺术瑰宝,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有联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幅对联评价的是
[?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蒲松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诗经》《豳〔bīn 宾〕风·七月》中有一段:“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有关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诗经》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农业经济的第一手史料
B.反映出“男耕女织”已成为当时主要生产方式
C.文中描绘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场景奠定浪漫主义基础
D.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从语言风格和表达情感角度看,“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一句应当属于文学类型中的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散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古代的文学从语言风格上看,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元散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曲之所以要求通俗。从表达情感的角度看,在封建社会中,对现实绝望的知识分子,最容易产生人生的幻灭感和历史的虚无感,因而叹世归隐就成了这类作家创作的主旋律。故选D。A项强调格式对仗;B项强调韵律;C项格式灵活,成为长短句。但是有固定的词牌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元曲。能力要求是对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散曲等文学体裁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元代剧作家他们一方面悲愤地感叹世道的不平和个人悲剧的命运,进而对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又希冀以精神上的遁隐作为消解痛苦疗治创伤的药方。这类作家对人生所抱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其中却也蕴含着对封建政治和现实人生的深刻反省。需要了解的作家以白朴、马致远等人为其代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同属于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反映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两人
A.经济条件不同
B.政治倾向不同
C.性格不同
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