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京的先农坛建造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先农(神农氏)及诸神的场所。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通过参观先农坛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
①农业起源 ②祭礼祀典 ③建筑艺术 ④经济政策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图片可以反映唐代开始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促使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灌溉工具的进步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牛耕普及全国
D.曲辕犁的运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变化造成的,铁犁牛耕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A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西汉时期的;D项是唐朝的。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陆地忽视海防
B.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英国选择海洋是指英国建立海上霸权,跨过大洋对落后国家进行侵略、掠夺。比较而言,中国选择陆地,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应该指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因为A、B、C三项所述都不符合史实,18世纪中后期的封建中国既没有积极发展国内市场,也没有加强发展陆路交通,而A项所述也没有相关史实支持,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解 题关键是注意题干时间信息,再与所学史实相结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①刀耕火种? ②铁器牛耕? ③曲辕犁? ④翻车、筒车 ? ⑤都江堰? ⑥农学知识理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精耕细作”的理解和生产力的的发展对古代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学理论的总结都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