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分)
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五省市。在近代,该地区是列强侵略的重点,也是中国人民抗争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 图1是近代列强侵略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人们抗争示意图:
(1)据图1,概括说明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呈现怎么样的变化趋势。(4分)
(2)在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中,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各自走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4分)五四运动又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6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孙中山在捍卫“民国荣光”的过程中有何重大理论创新?(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四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再者,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材料五 浙江很多城市与中国其他城市的路名相同,如椒江与厦门的中山路,杭州与上海的民生路等。
(4)根据材料四五,如何看待辛亥革命?(6分)
参考答案:
(1)体现:倡导民主共和(或倡导三民主义);(1分)推翻中国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中华民国(或:成立南京临时政府);(1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鼓励民族工业发展(1分)理论贡献:提出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分)
(2)特点: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2分)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2分)
(3)政府的支持;教育的进步;国家的基本统一;货币统一、关税自主(或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等。(三点即可,6分)
(4)从当时来看,辛亥革命的发展范围有限,地域、城乡严重不平衡性;对随后国内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同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在民生、文化、观念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后的民主政治、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局限性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答题的能力。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从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举措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要求“民国”“理论创新”,很显然这应为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作答;第二小问可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角度作答。第(3)题注意设问中的时间“1927年到1936年”,结合所学可知这应为民族工业的第三次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其原因即可。第(4)题可根据材料四中的信息“辛亥革命除了……外,在其他地区……缓慢”“形成……基地”和材料五中的信息“中山路”“民生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主攻方向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中原地区
D.东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三路大军挺近中原,所以可以看出主攻方向是中原地区,C正确,其他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说,中国“战前千年不变,战后十年一变”。这里的“战”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最能说明太平天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 ]
A、“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B、“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
C、“一日,殿上议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