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二月革命爆发?②《四月提纲》发表?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新经济政策实施
A.①②⑧④
B.②①⑧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8年某国新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主要任务在于解决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符合该评价的历史事实是
A.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中国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中的限定条件:“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A项实施于1928年,属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的调节作用,可直接排除;B项提出于1921年,C项开始于1933年,D项始于1978年。由于“第一次”的限制,故正确答案为B项。
点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当时提出该口号的主要意图是
A.反对协约国干涉,巩固苏维埃政权
B.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C.快速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将德国法西斯从苏联国土上赶出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集体农庄”“ 苏维埃政权”可见是在苏联经济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把小农经济改造成大规模的集体经济,所以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近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巨人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模式也多种多样,各俱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
国主要出口物历年海
关报告表
?
| 1871—1873年
| 1891—1893年
|
茶叶
| 10221 59公担
| 1055064公担
|
蚕丝
| 37529公担
| 59946公担
|
大豆
| 57506公担
| 760522公担
|
棉丝
| 8486公担
| 290417公担
|
一一摘自陈旭簏《近代中旧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光绪十四年(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遐迩周知。据皖南茶厘总具详,光绪十一、十二年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已难支持;十三年亏折尤甚,统计亏银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一一摘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齁(Wu hou注:心情焦灼不安)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一一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1)根据材料一、二、三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6分)
材料四: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l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人,从占人口的5.1%上升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一一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2)根据材料四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2分)
材料五: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
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
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3)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4)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1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1分)美、中两国对各白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1分)
参考答案:(1)材料一:农产品出口量不
断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已大大加深;材料二:中国经济已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是以出口为目的商品性农业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材料三:外来资本主义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破产。流入城市的农民日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6分)
(2)西方列强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2分)
(3)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凋,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分)
(4)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分)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
划相结合)。(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