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近代,西方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强大后,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在于中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并日益成为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举例说明西方主要国家是怎样以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2)概述西方列强在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同阶段对外侵略扩张韵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后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29年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建设成就?
参考答案:(1)①革命道路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②改革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③统一道路,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2)①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为推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和抢占商品市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步伐加快,分割世界殖民地.②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要求有足够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为获取巨额利润,垄断组织跨出国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3)①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②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方式,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特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大改造、十一后三中全会等有关史实再认、再现能力,考查学生归纳、比较。概括的能力,考查学生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阐述历史规律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史论结合语官表达能力. (1)通过对英,法、美、俄、德。意等西方资事主义国家革命或改革进行概括得出方式:革命、改革和统一三种道路。 (2)通过对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特征的再现。再认得出对外扩张的特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瓜分世界.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分析其原因.(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民族独立,这是基本的常识。通过对三大改造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回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成就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回答十一后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同:目的,中国清政府,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学习。成员,中国清政府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海关、礼部等一般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官员。态度:中国清政府统治集团重视不够,对近代化采取的是被动应对。日本统治集团高度重视,对近代化采取了主动接受,全面学习。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是
①康藏公路 ②青藏铁路 ③新藏公路 ④青藏公路 ⑤西藏和平解放 ⑥孔繁森?
[?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有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③全部工程集中于东北地区 ④农轻重协调发展?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
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