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试观此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结合”是指
[? ]
A.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
C.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相结合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
2、判断题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3、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清朝的大炮虽不及西方68磅级炮之威力,但对于彼之中小型火炮至少可以不相上下……”这句话表明的观点实质是(?)
A.中英两国在军事实力上没有太大差距
B.中英两国的军事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C.中国之所以失败军事原因不是最关键的
D.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枪炮落后
4、判断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主要“新”在
[? ]
A.革命任务
B.革命手段
C.革命性质
D.革命前途
5、判断题 下图为1833——1913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渊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