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请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六项成果,并逐项概要说明理由。(共12分)
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参考答案:
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欧洲人早1000多年。
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最早的地震测量仪器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唐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正如爱赛亚·柏林所说的:“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 材料二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做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牛顿的原理和方法”指的是什么?说明牛顿的成就对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所说的“哲人们”指的是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思想家)?这些“哲人们”发现了哪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简单说明启蒙运动对哪些国家的政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欧洲、美洲、亚洲各举一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牛顿的原理和方法: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
? 对启蒙运动影响:解放人们思想,促进启蒙运动出现和传播。
(2)哲人:伏尔泰、孟德斯鸠等
? 法则:社会契约论 分权学说等。
(3)国家:法国、美国、中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东晋葛洪《抱朴子》载:“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以上,火点著铁甲皆透。
——《金史》(金,1115—1234年)
材料二?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余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1127—1279)《梦粱录》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材料四?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时何学问??
——(宋)朱熹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科技成就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三揭露了当时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4分)
(4)依据材料四,指出造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迟缓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金朝时火药就已经用于军事;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2分)
(2)火药和指南针传播到欧洲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用坚船利炮征服世界提供了条件。(2分)
(3)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使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4分)
(4)原因:在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下,科学技术研究被知识分子看不起 (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火点著铁甲皆透。——《金史》(金,1115—1234年)”、“风雨晦暝时,惟凭针盘而行。——南宋(1127—1279)《梦粱录》”;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了在金朝时火药就已经用于军事;材料二反映了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本问考查的是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依据所学知识,火药传到欧洲,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准备了条件,同时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传到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3)依据材料中“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表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自给自足,科技无法发挥其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在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故科技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所以是社会环境造成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4)依据材料四中“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时何学问?”,材料的意思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研究认识万事万物,探究其原理。如今学习不探究天理、不明人伦、不讲圣言、不通世故,只是研究草木、器物有什么用啊。由此可见在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下,探究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是主流,科学技术研究则被看不起,造成中国古代科研人员的缺少,科技发展的迟缓。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代徐光启在他的《农政全书》水利篇中大量引入西方《泰西水法》的记载,由此可见该书的特点之一是(? )
A.重农抑商
B.充分汲取西方科技知识
C.注重生产工具改革
D.保存最为完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