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监管人员)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B.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可以看出对官营手工业工匠工作的管理相当严苛。故选D。A项不符合史实,从商周时期既已出现;B项说的是民间手工业、C 项说的是经济政策,均与题干无关。
点评: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工匠受到严格的管理,质量高,但是不进入市场;私营手工业进入市场,在明代后期占据着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每种手工业的特点需要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清明上河图》(局部)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上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北宋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A项对市有严格的限制,是在宋代之前,与时间不符;B项江淮地区草市(即城郊和乡村的集市)普遍和C项夜市出现都与图片的场景不一致。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市的变迁。
点评:宋朝之前,县治以上的城市,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与居民区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这种对市严格的空间、时间的限制,到北宋时被打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官营手工业中发生由征役制到雇募制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出现上述变化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而这种调整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9世纪中期中国近代报刊业步入发展的轨道,一时间报纸成为抢手货,下列不属于当时中国报刊业发展特点的是
A.近代报刊对洋商和洋务集团有一定依赖关系
B.近代报刊是政府发行的公报
C.报刊形式大多模仿西方报刊形式,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D.办报者往往兼有政治和经营上的双重考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清前期,景德镇某御窑厂有雇工300余人,其中圆器头、雕削头等工是“计工给食”,“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该窑厂
①属于官营手工业?②产品主要用于皇室日用
③采用机器化生产?④产品主要用于朝贡贸易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计工给食”,“其余工作头目雇请,俱给工价。”“御厂所制瓷器,大半备以回贡(回赐给来进贡者),故大内(皇宫)颁样烧造。””可知该窑厂属于官营手工业,产品用于皇室日用和朝贡贸易,
仍然采用手工生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