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 )?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记忆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但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中。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建时,有两种方案,一是怀特计划,二是凯恩斯计划,二者对战后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提出了各自的设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怀特计划是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联合国平准基金计划”,主要内容是:
(1)以基金制为基础。基金至少为50亿美元,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
(2)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或含纯金137格令(1格令=0.0648克纯金)。
(3)表决权取决于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里的发言权与投票权同其缴纳的基金份额成正比例。
(4)稳定货币汇率。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
(5)取消外汇管制、双边结算和复汇率等歧视性措施。
(6)调节国际收支。对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7)“基金”的办事机构设在拥有最多份额的国家。
材料二?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拟订的“国际清算同盟计划”,内容主要是:
(l)建立“国际清算同盟”,相当于世界银行。
(2)会员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各国官方对外债权债务通过该账户用转账办法进行清算。
(3)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的份额问“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
(4)“同盟”账户的记账单位为“班科”,以黄金计值。会员国可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以用“班科”换取黄金。
(5)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同盟”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
(6)会员国在“同盟”的份额,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
(7)“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的目的,分析“怀特计划”为什么能付诸实施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种方案的共同点,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问题。(8分)
参考答案:
(1)目的:怀特计划企图构建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凯恩斯计划表明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3分)
原因:当时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美国势力膨胀,有称霸的野心;英国等西欧国家普遍衰弱。(4分,答两点即可)
(2)共同点:都是着重解决经常项目的不平衡问题;都是着重工业发达国家的资金需求问题;都是探求汇率的稳定,防止汇率的竞争性贬值。(6分)
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解题的关键的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纳,依据材料可得出怀特计划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以美元为中心世界货币体系,其得以实施可以结合美英两国在战后的经济实力及国际金融秩序等方面归纳即可;而由材料二“‘同盟’总部设在伦敦和纽约,理事会会议在英、美两国轮流举行”可归纳出凯恩斯计划的目的是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第(2)问,考查比较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以从项目的不平衡性、资金需求、汇率的稳定等方面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及已学知识可归纳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国家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这不能用来说明(?)
A.美国有意识地制造了欧洲的分裂
B.美国将分裂欧洲的责任推卸给苏联
C.美国有意掩盖其从经济上控制西欧的企图
D.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军事战略同盟
参考答案:14.D
本题解析:欧洲复兴计划是要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不能说明D项所述。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大棒政策
C.冷战政策
D.金元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和“面对着的一个政治力量”之间是对抗的关系,“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则说明用非军事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应该是冷战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尼克松说:“……二、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自由,或威胁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是美国安全检查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某个核大国”是指哪个国家?“非常巨大的变化”是指什么?(4分)
(3)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4分)
(4)材料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表明美国的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4分)
(5)指出三则材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2分)
参考答案:(1)意味着美国以全世界霸主自居,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3分)
(2)国家:苏联?(1分)?变化:是指世界形势的变化和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并不占明显的优势。(3分)
(3)材料一表明美国实行全球扩张政策;材料二表明美国要适当调整改革全球战略,尤其是要减少直接派兵的方式。(4分)
(4)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受到威胁。?(2分)?
表明美国对外采取强硬政策,重新强调实力和军事遏制(2分)
(5)充当世界警察,实行全球扩张(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世界格局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4)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