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论文。该论文的子标题不可能包括
A.庙会集市的空前繁荣
B.都城汴京的街市店铺
C.著名商帮的迅速兴起
D.草市的饮食服务设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代商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大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宋代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打破了“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草市。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对材料中市民文化“相当细弱”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
C.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市民文化”的发展
D.列强侵略不利于中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材料的中“清中叶”是1840年以前。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前,商品经济比较脆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前,商品经济比较脆弱的原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市民文化”的发展。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时间。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现象最早开始出现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最早打破了坊市界限的是在北宋时期,故选D。ABC项时期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坊市分开,因此均不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的考查的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农业上表现为农业的商品化程度高,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在城市,打破了坊市的界限,不仅出现了夜市,也出现了一些迎合市民需求的娱乐场所。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北宋城市发展的状况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8分)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这句话。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中外金与银的比价表
年代
| 中国
| 英国
| 西班牙
|
1580
| 1:5.5
| 1:11.7
| 1:12.12
|
1635
| 1:10
| 1:13
| 1:13.13
|
1637
| 1:13
| 1:13.5
| 1:13.13—15.45
|
?——钱江《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材料二?(西班牙所属)美洲年均金银出口额,1500-1545年为300万皮亚斯特(计量单位), 1600-1700年为1600万皮亚斯特……300年间增长了11倍。整个殖民地时期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了250万公斤黄金和1亿公斤白银。
——樊亢、宋则行《外国经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6世纪晚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金银比价发生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3分)
材料三?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据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材料四?当然,对于货币领袖这样的地位,任何国家都会觊觎。美元是否能够打破英镑盛极而衰的宿命,形成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长久主导权?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据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2)19世纪上半期,英镑确立了霸主地位,世界货币进入了英镑世纪。简要说明英镑确立霸主地位的原因。(3分)
(3)20世纪40年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样确立的?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7分)
(4)材料四中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变化:反映了16世纪晚期,相对于黄金,中国银价偏高,但到17世纪中期,银价下降到与西欧持平。(2分)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者利用中国银价高、金价低的市场行情,将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输往中国,套取黄金,导致银价下降。②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③明朝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吸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分)
(2)政治上:英国 17 世纪后期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此后,不断发展完善,政局较为稳定。 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经济实力日趋强大;殖民扩张,初步建立起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军事上:英国具有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尤其是海军力量。(3分,每一方面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3分)
条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国经济实力衰落,英镑黯淡退场;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4分,每点 2分,答出 2 点即可,其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赞同“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这种观点。
理由:一方面美国具有超强的科技、军事、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美国有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国内较为稳定。
赞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种观点。
理由:一方面可以从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态势减弱的角度分析,美国经济较欧洲经济体缺乏增长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从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欧元的强势等。(表明观点,给1分;后面的理由2分,共3分,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1)本问是要求学生对读表试题的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的金银价格的比较可以得出其变化,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根据题目中涉及的时间即16世纪考虑西欧的新航路的开辟,和中国此时期的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涉及的知识点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出超贸易和白银称为社会流通的货币来分析即可。(2)本问根据时间在19世纪中期考虑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来解释其英镑地位的原因,(3)美元成为世界霸主的地位主要是结合在二战结束之后的国际形势来分析,并且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予以确定的。(4)本问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持有任一观点,但是需要做到自圆其说,言之合理即可。本题属于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概况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战国时期,“市井”、“闾肆”等词的出现反映了
A.城郊“草市”的形成
B.“市”突破城的界限
C.城市中商业区的产生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货物于井边货卖”以及“市井”、“闾肆”的信息说明城市中商业区出现,故本题选择C;“草市”的形成与南北朝,“市”突破城的界限是在北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材料中没有反映,故ABD均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