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为挽救民族危机,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
B.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局,广为制造”
C.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绝不拱手让台”
D.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国民党反日反帝的假面具,已经完全为铁的事实所粉碎,……中国共产党号召福建的广大工农劳苦群众立刻自动的组织起来,……联合革命的士兵群众同进攻福建的蒋介石部队与准备武装干涉福建的日本与任何帝国主义力量挑战。
──《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民众书》 (1933年12月5日)
材料二? (1)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似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2)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推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1936年9月1日)?
材料三?西安问题和平解决,举国庆幸,从此和平统一团结御侮之方针得以实现,是中国之福。当此日寇偏往,中华民族存亡千钧一发之际,……如贵党三中全会果有毅然决然决定此国策,则本党为着表示团结御侮之诚意,愿给贵党三中全会以如下之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二)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四)……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 (1937年2月10日)?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对蒋对日采取的方针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什么新的方针,这一新方针的实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在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存在了约有十年之久,现在已汇合成为一个不可抵抗的革命;不管造成那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不管那些起义带有何种宗教的、朝代的或民族的形式,这一次革命爆发的原因无疑地是由于英国大炮把名为鸦片的那种麻醉剂强加于中国所引起的。
在英国的枪炮面前,满清王朝的声威扫地以尽;以天朝为万古不朽的迷信破灭了;与文明世界的那种野蛮而密不通风的隔绝已被侵犯;互相交往的通路打开了,从那时起,在加利福尼亚与澳洲的黄金吸引之下。这种互相交往已迅速发展起来。……完全的隔绝曾经是保有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那种隔绝状态既已因英国的媒介而遽遭结束,则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分崩离析,这同小心谨慎地保藏在密封的棺材内的木乃伊一旦与外界接触必然要发生解体的情形一样。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3年马克思《中国的和欧洲的革命》一文
回答:(1).马克思所提到的“不可抵抗的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你同意作者对“这一次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吗?(1分)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分)
(3).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对英国侵华战争所产生影响的分析?(4分)
(4).你从马克思这段文字中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什么?(2分)
 
	        4、判断题  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备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C.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 ]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