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
A.反殖、反霸的时代主题
B.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C.经济全球化趋势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对外交往源远流长。其间虽经历了艰难与曲折,但融入世界是历史的必然。汉唐文明以开放进取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材料二?
明成祖时期,中国出现了“永乐之治”。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远洋期间,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这对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为了扩大商品的销路,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当时的清朝视其他国家为蛮夷,认为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与之交涉。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初由两广总督兼职。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材料四?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试以汉唐“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况说明汉唐对外交往是“开放进取”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1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如何?如何评价。(6分)
(4)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简要说明我国是如何贯彻和发展《共同纲领》规定的外交原则的?(4分)
3、判断题 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4、判断题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朱熹这一理论的实质是?(?)
A.加强文化专制主义
B.巩固儒家正统地位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D.实行八股取士制度
5、判断题 “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