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对该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诗中涉及服饰改革和不缠足两种社会现象
②当时,不缠足运动推广普及很快
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诗中“改汉装”和“脚跟”等有效信息判断,①正确;戊戌变法时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与大城市相反,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由于受封建陋习的影响由来已久,广大农村缠足依然相沿成习,根除缠足这种千年陋习在当时很困难,故②不正确。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民主形式有
①代议制?②政党制?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是依据中国具体国情的创举,其他国家是没有的。而代议制与政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实践,然后在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并实践逐步走向成功的。代议制度,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政党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也有人使用政党体系这一概念,两者含义相差不是很多,政党制度是存在于市民社会的若干政党组成的整体,其特征在于该国政党的性质与数目。一般受到该国法律规定或长期政治实践而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为经济全球化疏通商品、劳力和资本流通渠道的是
[? ]
A、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
B、各国都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C、科技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领域
D、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苏格拉底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他强调知识对道德的作用。故选 C。A项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B项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主张,把希腊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D项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点评:公元前七世纪,希腊哲学产生,最早的是自然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出现,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树立了人的权威,但是也为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研究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主张知识即美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智者学派的观点进行纠正。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在加强
B.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
C.“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
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战之后形成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使得欧洲出现于分裂:东欧主要为社会主义国家,西欧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A不对,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应该有利于欧洲各国的联系加强;B没有涉及主要原因;D也与题干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