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 ]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雄,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l/3,1932年上升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
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另一个苏联文件报导,约有1 700名美国工程师在重工业部门工作。……1929—1932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一20%。危机发生以后,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材料二?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三?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事情的真相是,承认是得到了渴求俄国市场的企业界人士广泛赞颂的,罗斯福的决策仅仅是使美国的行动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相一致而已”。?
——莫里森:《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1)经济危机造成了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的问题,对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主要成就是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历史影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改善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本题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由材料一提供的相关数据,经济危机造成了大量技术人才失业,使西方国家面临严重的商品和资金市场短缺的问题,对苏联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及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是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其历史影响: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改善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的美苏争霸奠定了经济基础。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955年3月9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现行的农业计划过于集中,规定的指标过多,国家应放弃对农业发展计划作不必要的详细规定,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及畜牧业的产品率和各种牲畜的数量,而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
材料二:1957年7月4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义务向国家交售一切农产品的制度,改由国营和集体农庄合作社商业系统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手中多余的农产品。
材料三:1955年1月31苏共中央决定:……(四)同意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在1956年将生荒地和熟荒地的播种面积扩大到2800~3000万公顷的决议……保证及时完成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任务,因为开垦这些荒地是增加我国谷物总产量的巨大来源。(五)鉴于扩大玉米的播种面积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增加谷物总产量的最重要的潜力),全会认为到1960年必须把玉米的播种面积至少增加到2800公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苏联五十年代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
(2)你如何评价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农业改革?(7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①减少对农业的指令性计划,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②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③开垦荒地。④扩大玉米种植面积。(8分)
(2)评价:①20世纪50年代,苏联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说明苏共已经意识到了苏联体制的弊端,希望通过改革,发展农业,改善人民生活。②改革减少计划,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不符合苏联农业的实际,造成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④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弥补苏联模式忽视市场的缺陷,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推进措施。(7分)
本题解析:(1)综合三则材料的内容,可以直接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出苏联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农业政策,即①减少对农业的指令性计划,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②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从材料三中能总结出其农业改革的具体措施是:③开垦荒地。④扩大玉米种植面积。(2)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直接对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农业改革作出评价,即苏联农业改革具有双重性(积极和消极),具体表现在:农业改革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20世纪50年代,苏联把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说明苏共已经意识到了苏联体制的弊端,希望通过改革,发展农业,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减少计划,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的不足或消极影响: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不符合苏联农业的实际,造成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弥补苏联模式忽视市场的缺陷,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系统的推进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几位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时看到右图,正确的解释是

A.列宁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
B.列宁宣布俄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C.列宁向俄国人
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
D.列宁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加米涅夫的这番言论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没有结束,之所以他因此说列宁是错的,是因为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了,因为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所以C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