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请愿人希望贵院注意到千千万万创造财富者的收支和那些相形之下对社会说不上有什么贡献的人所得有天渊之别;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的人民受苦挨饿。
——1842英国宪章运动至英国议会的第二次请愿书
材料三?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把原来几十个以至上百个贫富不同,条件各异的生产合作社并在一起。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盆富拉平,让穷社共富社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
(1)结合历史背景,指出材料一主张的意义和局限性。(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并概括出现在这种社会问题的历史背景。(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人民公社弊端的后果。新时期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的?(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2
分)
参考答案:(1)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有利于争取广大农民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2分)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2分)
(2)社会问题:贫富分化明显。(2分)历史背影: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工人的生活条件却并没随之改善,使得社会矛盾激化。(2分)
(3)后果: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经济的正常发展。(2分)克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支配的自主权。(2分)
(4)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经济规律,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追求社会公平,避免贫富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B.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
D.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邓小平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满足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新经济政策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B项是它们的主要相同点。AD 项符合邓小平改革开放,C 项符合列宁新经济政策。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58年,“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该运动直接导致的消极后果有
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
③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④三大改造被迫中断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她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的“基本变化”不包括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