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问的是“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要抓住“根本”二字
所谓根本原因是指内因,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三项相对于孙中山来说都是外部原因、客观原因。故选A项
点评:对新旧三民主义还要注意其区别
?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不明确反帝→明确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广泛性
②与反帝反封结合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增加?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
实践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
?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概括。其涵义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控制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把斗争矛头直指清王朝,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政党的革命纲领?后来该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指哪三大主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民主义的评价。(8分)
参考答案:(1)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4分)
(2)认识:
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分)
进步性: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3分)
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父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是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他一生思想上的三次飞跃是
①上书李鸿章失败认为推翻清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出路②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形成三民主义
③“南北军阀,一丘之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其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产生了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20分)
材料一?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学习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人先后拜了三位老师,即欧美、日本和苏俄。……中国的近代化路程清晰在目,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但留下的脚印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材料二?孙中山手书


图1?图2
材料三?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他在这一时期先后撰写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主要文章。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四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苏俄这个老师给中国送来了什么思想?(1分)这个思想在20世纪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2分)
(2)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2分)20世纪初,孙中山对图2的内容做出明确的解释,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2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什么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独特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分)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2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参考答案:(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 民主共和(或资本主义发展);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或三民主义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为北伐奠定思想基础。
(3)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2分)。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密切结合。(3分,本问题包括“党的正确领导、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四个得分点,只答出一个点,不给分,答出2-3个点,给2分,答出4个点,给3分)。
(4) 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分)
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
本题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孙中山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提出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晚年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指导了国民大革命。
(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内容。
(4)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
点评: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在高考命题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从涉及的考点来看,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命题角度主要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变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及其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