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4分)儒家思想是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引领世界文明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黄宗羲(1610—1695)
|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
顾炎武(1613—1682)
|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
王夫之(1619—1692)
|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 主要思想
|
伏尔泰(1694—1778)
|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孟德斯鸠(1689—1755)
|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侧重强调什么?(4分)(2)概述中法两国的两种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自产生的作用。(4分)
材料三? “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西方文明史》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因素,(2分)并分析这种变化对欧洲文明发展的影响。(2分)
材料四 ?“没有任何事件比法国思想革命和工业革命更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面貌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传播和经济上的成功,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植根于这两次革命。”
(4)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古老的土地贵族的没落,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的增长”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
(1)共同:反对君主专制。(2分)侧重:强调天赋人权。(2分)
(2)黄宗羲等人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动员。(4分)
(3)科技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为代表的近代科学革命。(2分)影响: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科学技术为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4)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进一步瓦解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古老的土地贵族”没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工业革命促使社会阶级结构分化,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明显对立,使“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增长(或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的活跃局面及同时期欧洲的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在相应的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进行答题的能力。“共同点”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批判君主专制”和材料二中的信息“反对君主专制”作答;“侧重”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自然赋予人类以……自由”作答。
(2)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的活跃局面及同时期欧洲启蒙运动的各自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活跃局面的影响可从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和作答;启蒙运动的影响可从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这一角度思考和作答。
(3)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及其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科技因素”可根据材料三中的时间提示“1660-1789年”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影响”可从其对欧洲思想界和经济的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
(4)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答题的能力。由工业革命瓦解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可知其使“古老的土地贵族”没落;由工业革命导致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明显对立可知其使“城市工人中的阶级意识”增长。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循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此话(?)
A.否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主张人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C.批判孟子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提倡学以致用和亲身实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材料“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否定孔子的绝对权威,认为不要把孔学神化,要有自己的见解;不是否定儒学的地位;提倡学以致用和亲身实践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思想。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 制度、挣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个人自由和现世幸福、逐利生财等新思想。导致这些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包括(?)
A.重商思想抬头和商品经济繁荣
B.工商城镇蓬勃发展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D.封建制度的腐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日趋腐朽,反映在思想领域,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工商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思想领域产生了追求个人自由和现世幸福、逐利生财等新思想。这些新思想的产生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无关,故选C。
点评: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