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6分) 各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三?当代大国角力下的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6分)
(2)材料二反映战后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2分)结合二战后初期至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史实分析美国是否实现了其战略意图?(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大史实,说明中国是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8分)
参考答案:
(1)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2)战略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战后初期,其战略意图基本(部分)实现。体现为: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七十年代其战略意图不能实现。体现为西欧一体化、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第三世界崛起,中国国力增强,美苏争霸处于守势,美国自身实力相对削弱。
(3)①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打下基础 。(2分)②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入世贸组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3分史实举2例即可)③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倡导举行“五常”首脑首次会晤,积极派遣维和部队,大力支持联合国工作(3分)
本题解析:
(1)首先应该概括出其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即可概括出中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理由主要从鸦片战争的本质、评价立场的角度分析。
(2)根据材料二“1943年...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即可反映战后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二战后初期至七十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史实即可分析分析美国是否实现了其战略意图,特别注意要分阶段表达。
(3)根据材料三“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并结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重大史实,即可说明中国怎样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陈真编辑的《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战争一旦结束,不管是政府官员也好,公营事业人员也好,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天津的四百家工厂,就是被这些部会和局均分了事”。材料说明的是
A.一战之后民族工业重新萧条
B.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体制
C.抗战后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
D.建国初期民族工业的改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材料的战争是指抗日战争,由“政府官员”、“公营事业人员”和“都纷纷转向到收复区的敌产的接收上”可知,抗战国民党经济接收的情况,C项正确;AD项时间信息与历史现象都是错误的;B项“战时体制”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马星驰在 20 世纪初期绘制的一幅名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幅图片是20世纪初的作品,A排除。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广泛的群众的参与,与材料不符;只有五四运动工人、学生等各个阶层广泛的参与进来,取得了积极地效果。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工人阶级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中“欧洲的干预”和“辽东”是指甲午战争之后俄国,法国和德国强迫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即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所以漫画的场景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后,答案选C,A B D三项不符合上述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