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共一大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建立革命武装
C.组织工人运动
D.制定革命纲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因此选C。
考点:中共一大
点评:中共“一大”:(1)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2)内容:会议通过的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④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宣告了标榜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①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一个小国从中国得到了大量的侵略权益,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侵略欲望和野心,②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开展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③④两项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实际上是考查的《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割台湾岛给日本,允许投资设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33年10月,红三十三军政治部驻扎在四川达县,秘书长魏传统在一地主宅院的门楼两旁石柱上写下如此楹联:镰刀割断旧乾坤,斧头劈开新世界。这一史料能够佐证的是(?)
A.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
B.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深入展开
C.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中国革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1933年10月”可知此时中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项说法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A发生在1934年10月之后, C项发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时, D项1935年的遵义会议召开中国革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所以答案选B。
点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最终在完成抗日战争之后,继续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完成了反封建、反侵略革命任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相同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安事变后,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完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逐渐形成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由于两者的阶级基础不同,国民党坚持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中共则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