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88年的英国,国王被赶走了,女儿、女婿被迎来执政。这个事件是。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C.“光荣革命”
D.英法战争爆发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②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赋予了平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④使得平民在国家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25分)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关于GDP的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历史老师也乘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开展题为“世界GDP大国百年兴衰启示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此而上网收集的部分材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895年,中国经济受甲午战争战败的拖累,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甲午战争时,中国的GDP大约是日本的5倍,没想到日军却打了胜仗。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GDP的发展与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密切相关。二战后,美国又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有力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1945—1969年,美国GDP翻了一番还多。
材料三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二战后,苏联GDP长时间稳居世界第二,直至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GDP被日本超过。对苏联GDP排名的升跌,有人感慨:“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苏联和日本GDP排名的易位,有网友留言:“看看两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就能明白其原因。”
(1)某同学这样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的GDP优势只胜在数量,在质量上却输给日本,工业化的进程远比日本缓慢是中国节节失利的经济原因。”他的分析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9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扩大国内市场迅速发展经济的政治前提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的?(8分)
(3)材料三中的“萧何”指的是什么?中国后来是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的?请说明苏联和日本的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不同影响。(8分)
4、判断题 现任英国国王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已经登基逾60余年,在此期间她可以?(?)?
A.召集解散议会
B.制定国家法律
C.代表国家出访
D.领导内阁政府
5、判断题 史学家曾统计英国19世纪的人口结构(①为农民,②为工人,③为中产阶级)。下列图表中符合史实的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