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国务院禁烟备忘录》(1943年9月21日)中说:“自1936年以来,全球只有一个国家,其领导人鼓励种植鸦片及制造烟毒以供吸食和其他用途,这个国家就是日本。日本入侵之处,即伴随着鸦片交易。”日军在沦陷区通过鸦片来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
满足侵华战争的需要,以达到“以战养战”
B.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
C.削弱和瓦解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D.转嫁30年代经济大危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国际: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批准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而主导各省咨议局的立宪党人则认为“咨议局为决议机关,与督抚立于对等地位”。二者的分歧反映了
A.统治者革命与改良之争
B.资产阶级内部的政体之争
C.咨议局职权大小之争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清政府规定,咨议局是“采取舆论之地”,而立宪党人则认为“咨议局为决议机关,与督抚立于对等地位”,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主要分歧是咨议局职权的大小;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针对咨议局职权大小主要是清政府和立宪党人之间的之间的争执,AB是不符合题意;D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来。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名言
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2分)孙中山为顺应“世界之潮流”主要做了什么贡献?有何主要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哪些贡献?(列出其中三件)(6分)
(3)从三个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反帝反封建)(2分)
主要贡献:领导了辛亥革命(或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或确立共和政体)。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2分)
意义: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6分)
(2)努力: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组织五次反“围剿”、进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6分)
(3)启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日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D、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