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佛教传入中国时,中国人接受这种源自印度的精深教理,过程有些转折。下列说明,那些适当?
①佛教传到中国的确切时间已无法得知。只能确定东汉初年时,上层社会已有人信奉佛教
②佛教在东汉末年广为人们接受,这与当时社会动乱,生活艰困,人们普遍希望心安有关
③东汉经学很盛,各家说经多出新义,有人援引佛教教理加以阐发,也促成了佛教的兴盛
④西晋时,学者认为佛经中「空」与道家所说的「无」接近,有人便以道家概念释解佛经
⑤用儒家概念解释佛教义理,称「格义」,是释经的重要方法,有助于佛教深入中国社会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③东汉的经学与佛教无关;⑤是道家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老子认为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下列思想家中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温家宝总理在《致史晓风先生函》中评价黄宗羲时说:“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以下史实能反映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的是
①“工商皆本”②“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④“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杜维明著书说,“东亚的发展虽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却不只是西方模式的翻版,都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儒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信息含义是尽管东亚文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但儒家思想在其中依旧发挥了积极作用,答案选D,A B C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2: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3: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1)材料1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
?
(2)材料2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
(3)材料3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目的何在?
?
参考答案:(1)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
(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目的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