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31 14:52: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梭伦改革为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划分了社会等级,划分依据是( ) A.身份地位 B.战功大小 C.财产多寡 D.控制奴隶数目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依据所学,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进行了改革。为了打击氏族制度残余,对社会等级进行了重新划分,其标准是“财产多少”。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力越大。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都是() A.小国寡民的产物 B.平民和贵族斗争的产物 C.为统治庞大的帝国 D.为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只适用于古希腊,C适用于罗马帝国,D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哪一重要事件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伯利克里时代在调动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过程中,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该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看,19世纪上半期英国政治体制变革的主要表现。 (2分) (3)美国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其确立了美国的政体是什么? 1787年宪法是如何实现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的?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有何作用(4分)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过程中,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指出德国代议制确立的政治前提及法律依据。(2分)
参考答案: (1)梭伦改革;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2分) (2)《权利法案》;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治权利。(2分) (3)民主共和政体;加强国家权力:实行联邦制;突出“分权与制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3分) (4) 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伯利克里时代在调动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方面采取的措施: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过程中,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看,19世纪上半期英国政治体制变革的主要表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治权利。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政体; 1787年宪法通过实行联邦制,加强国家权力,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来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的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过程中,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德国代议制确立的政治前提是德国统一,其法律依据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还债的债务人。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古罗马《民法大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十二铜表法》诞生的主要历史原因是什么?(4分)从材料一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谁的利益?(2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3)近代西方许多法律的制定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请举例说明。(2分)
参考答案:(1)法律与习惯没有明显界限,贵族担任法官随意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4分) 维护贵族的利益。(2分) (2)说明妇女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权利。(答性别歧视亦可)说明罗马法的局限性。(3分) (3)《法国民法典》 (或《拿破仑法典》);《德国民法典》。(2分,任答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罗马在国家形成的初期,没有成文法典,只有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习惯法。由于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因此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法律制度上的局限在司法制度落后的古代又往往会导致法律规范的不精确,无形中就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平民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就曾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编纂成文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但是主要还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根据材料二信息“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可知妇女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权利,说明罗马法的局限之一是妇女地位低下,有性别歧视的色彩。 (3)在此之后的1500年间,罗马法曾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中所体现的人人平等,公平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价值。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包括中国的《民法通则》等都受到其影响。《民法大全》被列入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学生必读书目之中,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法学著作之一。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头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陂拉图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公元前459年30岁了。这一年是一个好收成的年份,家里的收成有300麦斗。有一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陂拉图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作为首席将军的伯利克里大声训斥一些不愿意参加公民大会的男子。 今天公民大会的议题有三项:第一项是对即将离任的执政官进行任期审核。第二项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第三项是对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辩论和表决。
?五百人议事会在公民大会结束后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公民大会结束后,陂拉图有资 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他成为陪审法许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加入了言论法庭,这个法庭共501人。今天讨论是历史申诉案“苏格拉底之死”,在公元前399年苏 格拉底因腐蚀青年、否定神并宣称自己是新神的罪名而被处死。经过激烈的辩论,法庭决定维持原判。 回答: (1)陂拉图“很愿意去”参加公民大会的经济原因是什么?(2分) (2)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看法。(12分)
参考答案:(1)参加公民大会有工资和津贴。(2分) (2)积极意义:①代表了古代人类在民主政治制度探索中的最高峰;②塑造了希腊人渴望知识、乐于探究和民族性格;③推动 工雅典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6分) 局限性:①雅典公民形式上享有平等权利,但享有公民权的人只限成年男性公民。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②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