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开放了十四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吸收外国资金肯定可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不可缺的补充。当然,这会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带来的消极因素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小的多。危险有一点,不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体制十年》
材料四: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有上海,但那是一般化的。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是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
——《视察上海时的讲话》(1991年1月28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带的“特权”,从青藏高原到额尔古纳河,各地都在探索开放的适当形式。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西藏同胞在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它是西藏走出封闭、走向世界的起点。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表格中的空白部分应填写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的目的。并说明外来资金、技术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四,分析开发浦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开放体系形成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2)目的:进一步扩大外资、引进技术,推进经济现代化。关系:可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补充,可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消极影响,但整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3)原因:促进上海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促进金融发展;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环太平洋沿岸的趋势日益明显;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4)体系: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
[? ]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迅速发展,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城市改革大力推进,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
D.高中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建国以来,党中央第一次纠正“左”倾错误的重要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八届二次会议
C.七千人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年-1958年、1959年-1964年、1970年-1975年、1979年-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9年-1984年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近日,胡锦涛主席对全军部队呼吁,显示中国军队的成长和壮大,是与弘扬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和英勇善战的三大优良传统分不开的。其中“确定军队听党的话”是在
[? ]
A.南昌起义之后
B.秋收起义之后
C.文家市决策之后
D.三湾改编之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