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经过50~80年代资本主义的黄金发展时期。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同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表明了美苏两极格局中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选D。A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B项明显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C项与材料无关。
点评:战后依据雅尔塔体系确立了两极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欧洲各国力量的增强,和日本经济实力的崛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日本在经济实力增强后,逐渐地谋求世界大国的地位,欧共体在外交上也逐渐的倾向独立自主,这些都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题意,“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故选C。
点评:“冷战”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很多国家的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但是由于美苏之间势均力敌,彼此之间不敢轻易动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但是绝不能因此而说“冷战”有利于世界和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模式的僵化
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经济体制改革的失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明确苏联解体的原因,A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也是根本原因,B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D是苏联解体的经济上深层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俄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
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
1970年
| 美
| 日
| 西德
| 法国
| 资本主义世界
|
工业总产值
| 37.8
| 9.45
| 10.1
| 6.5
| 100%
|
出口贸易
| 15.2
| 6.9
| 12.2
| 6.4
| 100%
|
黄金外汇储备
| 5.3
| 5.2
| 14.6
| 5.3
| 100%
|
?
材料四?进入70年
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⑵材料二中阿登纳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例说明他的主张是否得
到了落实?(4分)
⑶根据材料三、四,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⑷上述材料变化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⑴变化:美苏两国成为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力量,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原有优势地位。(4分)原因:美苏两国实力的增强且掌握了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破坏巨大,西欧国家普遍衰落。(4分)
⑵主张:欧洲国家只有联合才能避免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2分)得到了落实: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等,说明作者主张得到了落实。(2分)
⑶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6分)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并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4分)
⑷国与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建立;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定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回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可以酌情加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题解析:国家关系格局是指重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分别是20世纪初期、中期和末期,因此第一问回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问题答题的质量与得分。这是连环试题,即变动决定下面的时间、标志、中国的国家地位三个环节,因此回答一定要慎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