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
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它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19、20世纪时期欧洲乡村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背景。(2分)
2、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下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变化情况。

读上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4分)
3、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而造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导致就业机会不足,造成城市中贫富差距拉大。由于贫富悬殊过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同时,过度的人口膨胀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许多城市出现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供水困难。……城市化的畸形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宁克平《城市与人口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城市化进程。(6分)
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
2.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4分)
3.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为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经济发展;但城市化的发展应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6分)
本题解析:1.材料反映了19、20世纪欧洲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依据所学,其历史背景是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推动了欧洲城市化进程。
2.根据图表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得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上升;根据图中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城市化起点与速度可以看出三大地带的差异明显。
3.本题三则材料主要讲述的核心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故对城市化进程的评价,结合材料中展示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关系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D.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经济革命”是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政治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材料二?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帮、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有一种杌鼻句
(wo hou)不安(注:心情焦灼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都市。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代的发展趋势。并据材料一、二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2)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8分)
(4)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4分)
参考答案:(1)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推动。(4分)
(2)起步晚,发展缓慢,程度低。(2分)
(3)通商口岸的开放;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破产,农村人口的流动。(8分)
(4)应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城乡的互动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乡村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乡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哥伦布在《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不断进入陛下的财库中。”其中的“公平交易”?(?)
①本质上是殖民和奴役?②促进了所到之处的繁荣
③有利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④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
A.资金
B.技术
C.机器
D.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从材料中“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可知该“器物”节省劳力,可排除A、D两项;从手工工场向工厂制过渡过程中,由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C项最佳。
点评:工业革命以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工厂制的特点是:
(1)机械动力替代了人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销售实行专业化分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
(3)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班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