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 (?)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可知对商业的压制和对农业的重视,其它三个选项与题意不合。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主张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发展,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点评: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1)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前期,促进了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
(2)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史家考证,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世祖至元29年(1292)“以征爪哇,暂禁商贾海者”,至元31年驰禁;第二次:大德7年(1301)禁商下海,武宗至大元年(1308)复立市舶司;第三次:至大4年(1311)罢市舶司,仁宗延佑元年(1314)“开下番市舶之禁”;第四次:延佑7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英宗至治2年(1322)“复置市舶司于泉州……”。这表明( )
A.元朝和以往的封建政权一样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B.元朝的海禁是明清大规模闭关锁国政策的前奏
C.元朝海禁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倭寇骚扰东南沿海
D.元朝的海禁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记述元代实行四次海禁政策后又废止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的反复能够说明元代的海禁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所以答案选D,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元代实行较为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B C两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且元代倭寇问题还未出现和凸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社会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统治者都重视社会问题的解决。
材料一?(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来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其谋生焉能给足?……不可不为之筹也。”
——《圣祖实录》卷240
材料二
(雍正帝)朕临御以来,宵旰忧勤……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瞻给,偶遇荒歉,民食为艰。将来户口日滋,何以为业?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
? ——《世宗实录》卷六
材料三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当时)窝棚称为“胡佛别墅”,窝棚区称为“胡佛村”;失业者手中拿的破口袋称为“胡佛袋”,在公园长板凳上过夜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旧报纸叫着“胡佛毯”……
?——摘自《罗斯福》上册298页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当时产生了什么社会问题?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此问题当时所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 依据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时期出现了什么严重的社会问题? 原因是什么?(2分)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及其后继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对现代资本主义发展有何主要影响?
参考答案:(1)社会问题:人口膨胀,人多地少,粮食出现了危机。措施:开垦荒地增加土地面积;提高耕作技术,增加粮食亩产量;引进作物新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粮食替代产品。
(2)社会问题:失业问题、人民的贫困化问题、流离失所问题。
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使问题更加严重。
(3)措施:罗斯福举办救济,以工代赈;加强立法,保护劳工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肯尼迪和约翰逊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纷纷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稳定社会。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