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统计: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若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当时北方约占人口总数的77.5%,南方占22.5%;按元丰三年(1082年)之户数,北方约占37.3%,而南方占62.7%。造成以上人口地域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战乱,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交通的发展与进步
D.南方统治者实施仁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南北方人口的分布发生变化,由北方向南方迁移,根据1082年的时间判断,这一时期属于两宋时期,因此,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战乱。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类比分析历史的问题的能力。依托备选项类比再认戈尔巴乔夫改革和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确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只符合中国而不合题意,故应排除。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海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这首民谚中可以看你出,古代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思想,故选A。B项说的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并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D项说法错误,统治者奉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思想。
点评: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这种政策带来的重要的影响在思想上体现的是重农抑商的思想,人们忽视商业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社会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