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突出特点是
A.三权分立
B.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C.总理全权控制国家一切
D.总理对总统负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可以结合政治课中有关责任内阁制的介绍和历史教材中的解释加以理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BC不符合史实,,故选D。也可直接分析材料:威廉一世从“联邦主席”到“德国皇帝”再到“德意志皇帝”称谓的变化,反映了企图建立中央高度集权的愿望,但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争夺,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德意志的统一
点评:本题做法较灵活,需要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并理解社会背景。还可考查统一的方式或者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等。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作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主思想的特点。(2分)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3分)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
(2)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欧洲的启蒙时代”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4分)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孟德斯鸠和卢梭上述主张的?(4分)结果如何?(2分)
参考答案:(1)特点:中体西用。(2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思想缺乏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3分)
(2)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学说;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主张建立共和国。(4分)实践: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4分)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2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二“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可以概括出中国近代早期民主思想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可以从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经济发展程度等角度分析。
(2)考察了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卢梭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思想。主要应该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主要有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
A.阻碍德意志统一的任何势力
B.德意志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普鲁士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D.马克思倡导的国际工人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俾斯麦是当时德意志的铁腕人物,他想通过武力解决德意志的分裂状况。因此任何阻碍它统一的势力都是他铁血的对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权利法案》最重要的意义是
A.限制王权
B.选举自由
C.建立政府
D.国王统而不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权利法案》通过立法限制了王权,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