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卢梭推测,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正是私有财产的出现,才导致了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他痛心地说:“第一个圈出了一块土地,想起说‘这是我的’,而且发觉大家愚蠢得相信他的话的那人,是市民社会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
材料二:20世纪初,中国近代人蒋智由作《卢骚》云:“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
请回答:
(1)归纳概括材料一中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世人皆欲杀”卢梭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的思想主张对近代中国和西方民主革命的不同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主要思想: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若答主张缩小贫富差距也可)。(6分)
(2)原因:卢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损害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3分)
影响:卢梭的民主思想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指导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3分)卢梭的民主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3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可以得出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依据材料“他承认私有财产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并不主张消灭私有财产,而是主张大体平均的小私有者社会”可以得出主张天赋人权;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2)依据材料“民约开新义,君威扫旧骄”可以得出原因为卢梭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自由平等,损害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结合所学卢梭的影响可以得出卢梭的民主思想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指导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卢梭的民主思想在近代传入中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但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历程说明
①由专制政体到民主共和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
③长期以来法国专制主义势力还很强大
④法国人民大多不支持民主共和政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是由于法国人民的支持和不懈斗争的结果,应排除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完善的简要进程
英国
| ①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来。 ②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③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④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⑤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⑥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
法国
| ①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②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③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⑤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⑥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⑦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⑧1871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⑨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
|
材料二? 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业企业家阶层和雇用劳动者阶级的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了。结果,各地吁求议会改革的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1832年6月7日,英国的议会改革法最后由国王签署生效……经由这样一种相对和平和渐进改革,的演变过程,英国的宪政民主政制逐渐形成且不断完善起来。……1726年,孟德斯鸠在欧洲各地进行了为期3年的旅游。尤其在英国18个月的考察,对孟德斯鸠的思想影响甚大。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以上材料均摘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1)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英法两国代议制形成的主要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共同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特点(8分):英国:①经历相对和平的改革渐进历程(2分);
②斗争和妥协相结合(2分);
法国:①伴随不断的革命历程,政权不断更替(2分);
②共和派与保皇派反复较量,共和道路曲折艰难(2分)。
(2)共同原因: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分);
②人民群众的斗争(2分);
③启蒙运动的推动。(2分)
本题解析:(1)特点:题目要求“据材料一、二分别说明”,所以答案要从材料中获取。根据材料一中的“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和材料二中的“相对和平和渐进改革的演变过程”可以得出关于英国代议制形成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人民武装起义”、“第二次武装起义”、“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等信息可以得出法国代议制形成的特点。
(2)共同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原因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几个角度去思考。根据材料二中的“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工商业企业家阶层和雇用劳动者阶级的人口大量增加,大量国民没有选举权的旧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要求了”、“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群众请愿运动此起彼伏”等信息结合所学过的英法两国民主制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些学说要求议会控制政府、政党独立存在、承认反对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权利。
材料二 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人在限制奴隶制、扩展宗教自由、扩大公民权和确立立宪政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791年美国政府所采用的联邦宪法是以分权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让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互相制衡。《权利法案》保证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
材料三 随着19世纪逐渐成为过去,自由主义同其它历史运动一样也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到19世纪末,成年男子的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得以确立。如1884年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向普选制大大迈进了一步。改革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交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自由主义思想各是如何付诸实践的?其相同点是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自由主义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 英国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国王、议会和政府的权力。美国通过法律明确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但广大公民并未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2) 变化:更加民主的自由主义。原因: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日益繁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提高;群众通过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提高了素质;工人获得选举权,给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本题解析:第一问主要反映了世界历史上的政治民主自由;第二问联系当时工业革命的完成这一背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君主与民主
材料一:詹姆士一世声称:?“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因为他在人间行使类似神权那样的权力……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
材料二:霍布斯认为,国家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为了摆脱“人人对人人的战争状态?,”……人们通过缔结契约建立具有绝对权威的国家来统辖一切。
材料三:恩格斯说:“王权是进步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
材料四:卢梭提出,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契约,这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契约,而是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通过社会契约,人民建立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政府。
问题:
(1)指出前两则材料观点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和材料四,关于恩格斯和卢梭对王权的认识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历史角度分析恩格斯所说“王权是进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詹姆士强调君权神授,王权至上;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认为国家是契约的产物。
(2)不矛盾。恩格斯从王权确立早期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卢梭从资产阶级兴起,反对封建专制的角度去看待的,视角不同。或者从作者所处社会时代的角度分析亦可。
(3)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西欧君主和新兴的市民阶级结成联盟,在打击封建领主分裂割据的斗争中,确立了等级君主制,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进步。15世纪末,王权的强大推动了民族国家的产生。此时,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得到发展,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王权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各国君主颁行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提倡对外贸易,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在各国王权的大力支持下,新航路的开辟,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了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的演进。即便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后,王权遭到了弱化,但君主立宪政体保障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从这些角度看,王权确实有进步的方面。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