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原创)东汉人王符在《潜夫论》中说:“(洛阳)资末业者什(十倍)于农夫,虚伪游手什于末业。天下百郡千里,市邑万数,类皆如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洛阳称为工商业者聚居的城市?
②当时商业城市已超过一万座
③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的管辖
④王符的话中有夸张的成分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东汉时期的商业。根据史实,选项①正确,而万数明显为虚指,故而选项②③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六朝古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原是一个“市厘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的大都会,唐代成为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县。正如诗人所说:“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昔时地险,实为建业之雄都;今日太平,即是江宁小邑。”连一个州的治所也不是。全国的统一,使金陵失去了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枢纽作用,运河的开能,使金陵失去四喉近代带的地理位置,缺乏经济依托的金陵地位一落千丈。而扬、润、苏、常、杭等州由于本身经济的发展和运河流经其地而成为重要的都会。
——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材料二
?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同《中国城市发展史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金陵、扬州、苏州、润州、常州、杭州等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2)从材料二中提取信息说明中国宋代的市场活动有何发展变化?(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7分)
参考答案:(1)全国的统一;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4分)
(2)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3分)
(3)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4分)
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朝时期,浙江湖州出现了“富者田连阡陌,桑麻万顷”的景象;在江南地区还出现了不少专门向市场提供各种经济作物的经营地主。这些经济现象说明
A.海禁政策基本废除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认识与理解。分析题干材料可知D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无法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成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度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隋唐政治上与北周一脉相承,关中为政治中心区域;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2)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建有吉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看重金榜题名之人”“ 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反映了宋代科举制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③项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所以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