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的思想不包括
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D.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可用排除法,前三项是正确的,孔子是主张改良,“损益”旧法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服饰的变化是历史的缩影。下列服饰中,被认为是20实际二三十年代青年人中有文化教养象征的是
A.西装
B.中山装
C.学生装
D.列宁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五四时期人们认为,婚姻自由应该包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离婚自由、再嫁自由,这无疑是对传统婚姻观的有力冲击。出现这种潮流的原因有?①鸦片战争后,近代西方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 ②清王朝废除了传统的婚姻制度 ③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外国的文明 ④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促进自由、平等等理念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②表述不对,晚清时期传统的婚姻制度受到冲击,但没有被废除,废除了传统的婚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因此选B.
点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1)外界因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4)科技:科技革命成果的促进,日益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高速发展。(5)思想: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人民的思想意识开放。(6)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正逐步改变
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国营经济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而私营经济所占比重大幅下降。这反映了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已经建立,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
点评:根据一五计划,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D中是墨家的主张A是仁的理解BC项强调的是政治上实行为政以德,反对苛政,是仁的观点在政治上的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