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学生对“领事裁判权”的理解能力,“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国家属地优越权的例外或侵犯。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最早规定了这一条款,从而打破了题干中《大清律例》的规定。BCD项都是在英国之后。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学者段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断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段海光认为“五四运动打倒偶像和启蒙为动力”, 联系西方启蒙运动,其主要内容是民主、科学、理性、人权等,他又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所以他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思想进步,所以答案为D。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抓住段海光的主要认识是什么,再结合西方启蒙运动解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一幅题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的漫画,图中三个铁锤分别指的是刘邓、陈谢和陈粟,这样一幅漫画反应事件的意义在于(?)
A.彻底消灭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B.粉碎了蒋介石消灭共产党的阴谋
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D.鼓舞解放区军民团结抗敌的斗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英美对日本侵华由绥靖到遏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A.促成国共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维护本国利益
C.推动日本进攻苏联
D.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本国利益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写于
A.1840
B.1860
C.1895
D.1896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